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布尽其用” 守护非遗 江南布衣探索可持续时尚

“布尽其用” 守护非遗 江南布衣探索可持续时尚

2025-08-20 20:25:31 [百科] 来源:每日热闻网

2023年4月11-12日,布尽其用江南布衣2023年“布衣视界”体验日活动在杭州举行。守护尚江南布衣企业公关总经理郑丹丹、非遗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系系主任&副教授郎青、江南趋势预测机构WGSN咨询顾问刘芝澍、布衣品物流形和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张雷等受邀出席并共同分享了江南布衣在可持续时尚领域的探索创新实践与“布尽其用”项目的阶段成果。

据介绍,可持“布尽其用”项目是布尽其用江南布衣携手融设计图书馆开展为期五年的协作,从“织物(布)”这一材质出发,守护尚对习俗面料及其创新语境、非遗工艺细节进行系统化的江南记录、梳理、布衣研发和总结,探索试验结合当代设计和先进制造技术让习俗面料和习俗工艺得以延续,可持并通过多元化的布尽其用当代美术表现形式,把这些珍贵的服饰文明介绍给更多受众,实现“布尽其用”。

身体向自然 精神向内心

作为“布尽其用”项目第一年产出的重要成果之一,江南布衣联合WGSN、融设计图书馆在去年12月发布了《布尽其用材料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重点总结了当今消费者的时尚生活态度,并预测了2023年时尚趋势。

WGSN咨询顾问刘芝澍对《白皮书》进行了现场解读。她讲到,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渴望“身体向自然、精神向内心”,期望通过回归习俗文明、回归山清清水自然来表达对自我心灵的追求。自然、习俗、疗愈,逐渐成为最受消费者认同的时尚生活态度。

趋势预测机构WGSN咨询顾问刘芝澍现场分享

这种返归习俗与自然的时尚生活态度恰恰可以从东方美学中找到自己的根脉。东方先贤“天人合一”的哲学主张,为当代人带来了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我和谐相处的生活“正念”,也为融合都市与自然的可持续时尚美学提供了理念支撑。传承千年的东方服饰文明,无疑是习俗纹样与织造工艺的宝库,为时尚商标和设计师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创作灵感。

“源启自然、超凡古今、再造创新”,是白皮书所预见的2023年三大时尚趋势。面对偏好习俗文明、重视可持续消费的时尚人群,企业和商标需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从习俗文明中汲取营养,优先使用天然面料,积极寻求通过可持续和再生工艺打造环保面料,践行对自然生态的守护,在设计上探索融合东方美学的当代表达,以设计激发人们开朗的情绪能量。目前,包括江南布衣在内越来越多的时尚商标正在用各自的创意言语进行创作和探索,共同推动可持续时尚的发展。

携手中国美院师生,探索织造美术魅力

作为“布尽其用”项目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此次活动还现场展示了三位中国美术学院学员的面料设计作品。

2022年8月,江南布衣与中国美术学院《织花面料设计》科目开展协作教学,以“织物的多元探索”为主题,从教授梭织工艺往事出发,让学员了解梭织工艺与设计的发展以及梭织织物的美术表现和流行趋势,鼓励学员充分发挥幻想力,创作出具有新视觉、新触觉的创意性面料和设计。

经历半年的时光,中国美术学院染织设计专业的26位学员共创作出250件作品。此次现场展示的是其中的三件作品,分别以传承、温度、可持续为主题。作品《丝与敦煌》提取敦煌壁画的习俗纹样和色彩,结合新疆地区习俗织物艾德莱斯绸的工艺,以创新表达将习俗文明带到人们眼前;作品《情感肌理》将情感诠释为织物的肌理,运用多种材料表达差异的情感,展现出作者对人种丰富情感的思索。而《藓生》的作者将地衣和苔藓比作地球的织物,通过用织物描摹这些渺小而顽强的自然造物,展现出对大自然勃勃生机的赞颂和对生态守护的关注。

作品《丝与敦煌》

作品《情感肌理》

作品《藓生》

此外,这些优秀的作品还将于5月之后陆续在杭州、上海的江南布衣集合店展出。届时,更多的消费者将有机会可以欣赏并感受到学员们充满幻想力和创新力的织造美术。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系系主任、副教授郎青表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研发,布尽其用的研发方向非常契合当下的设计趋势,对于年轻设计师也有实际意义的启发。”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系系主任&副教授郎青现场分享

据了解,“布尽其用”项目的线上图书馆规划于今年6月上线,它将为行业留存系统的织物研发成果,为专业设计师提供素材灵感,并为中国习俗织物技艺和当代时装的融合发展提供思索路径。除“布尽其用”项目外,其实江南布衣曾在2018年试验创立环保商标REVERB,为消费者提供“零挥霍的时尚”,迈出了探索可持续时尚的第一步。REVERB的产品采用有机认证的天然材料或回收循环的合成面料,在设计时就整合考虑被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在面料处理过程中避免添加有害化工成分。另外,为有效提高面料利用率,降低面料挥霍,江南布衣在2020年成立芝麻试验室,致力于再幻想、再利用、再创新,通过创意将库存面料、边角面料设计成家居用品、玩偶摆件乃至美术装置作品。

芝麻试验室用库存面料设计的丝巾、礼帽和通话袋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企业寻求长期存续的基础,企业需要协同多方动力以实现企业金融意义和社群意义的最大化。从创立环保商标到探索面料再利用,再到传承和守护习俗织物与手工艺,江南布衣正通过不断深入的探索丰富可持续时尚的内涵,并致力于打造江南布衣特色的可持续时尚。江南布衣企业公关总经理郑丹丹表示:“作为一家始终奉行长期主义的企业,我们相信持续的力量。但一家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期望与更多的机构或者安排跨界协作,一同在可持续的马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为消费者创新更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焦点)

推荐文章
  • Coach母公司大跌 亏损7.148亿美元

    Coach母公司大跌 亏损7.148亿美元 近日Tapestry集团发布了最新季度财报,作为Coach的母公司Tapestry集团,虽然得益于中国售卖复苏以及成本控制举措,弥补了疫情造成的部分打击,但是仍然净售卖额不振,跌落了近53%,为7.1 ...[详细]
  •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外国文艺科目教学的新思路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外国文艺科目教学的新思路 在人工智能AI)时代,高校外国文艺科目的教学需要积极应对技术变革,充分认识到AI在文本解析、言语处理、个性化研习、智能评价等方面的潜力,结合其特点与优势,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高校 ...[详细]
  • 金库与人形机器人“双向奔赴”遇阻,破局之法在哪?

    金库与人形机器人“双向奔赴”遇阻,破局之法在哪? 在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人形机器人强势闯入大众视野,成为多领域关注焦点。于金库领域而言,一方面,金库凭借金融优势,通过定制金库卡、发放专项借款等方式,为尚处起步的人形机器人产业注入发展动力。另一方面,金 ...[详细]
  • 做好地球文明百花园的园丁

    做好地球文明百花园的园丁 中国文明在任何时代走到任何国度,展示的都是一个和平、平等、彼此尊敬的文明。即使在今天,中华文明走出去,依然是传播和追求和平。将来也不会转变。国有边界,文明无界,任何人种的文明都属于地球文明。中国春节申 ...[详细]
  • 从珠光宝气到低调环保 奢华商标副业要“洗牌”?

    从珠光宝气到低调环保 奢华商标副业要“洗牌”? 眼下,越来越多的商标与贸易体都显现出“急速转型”的态度——收起高调的“珠光宝气”,变得低调、环保。根据日前麦肯锡奢华品业务全球主管 Antonio Achille 公布的《奢华品“下一个常态”中崛起的 ...[详细]
  • 对话策展人金冈:让习俗美学在当代语境中绽放

    对话策展人金冈:让习俗美学在当代语境中绽放 这个展览到村长家了!当村落与先锋美术装置相遇,当绵延千年的东方美学与当代国际策展言语共振,农村不再只是乡愁的载体,而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学试验场。中国美术展为何挑选扎根乡土?习俗美学如何在全球化语境中 ...[详细]
  • “于国于家无望”的贾宝玉为啥成为地球文艺史上不朽的形象?

    “于国于家无望”的贾宝玉为啥成为地球文艺史上不朽的形象? 贾宝玉在《红楼梦》中被判词定义为“于国于家无望”,其形象看似与习俗社群的意义期待完全相悖,却成为地球文艺史上不朽的经典。贾宝玉这一形象在地球文艺的长河中闪耀,不断为差异文明背景下的阅者带来启示和感动, ...[详细]
  • 《办法》框架下的互联网交易数字治理 范围界定、机制建设与多方共治

    《办法》框架下的互联网交易数字治理 范围界定、机制建设与多方共治 当前,数字金融正加速重构全球贸易版图,互联网交易作为新金融形态的核心载体,其规范化发展直接关系到集市秩序的健壮稳定。随着《互联网交易合规数字报送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的深入实施,如何在创新与规范之间寻求 ...[详细]
  • 危机之后奢华品行业能快速复苏吗

    危机之后奢华品行业能快速复苏吗 往年这个时候的米兰、巴黎或纽约,正是人流熙熙攘攘之时,许多时尚达人在巴黎世家的秀场和香奈儿的派对之间不断穿梭。但今年,这种热闹的场面不见了:往年轮番举办的各种时装周已被取消,改成了线上时装秀;贩卖爱马 ...[详细]
  • 扬帆起航:国产动画更好地“走出去”

    扬帆起航:国产动画更好地“走出去” 2025蛇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突破百亿票房,坐稳了中国票房头把交椅,其集市表现不仅印证了中国动画影片产业的贸易潜力,更标志着中国动画产业体系的一次往事性新突破。在国内集市大热之外,《哪吒之魔童 ...[详细]